常州武進區年內將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全域覆蓋!
建筑垃圾收集分類后,經過生產線循環再生制造,“變身”為再生水泥制品、再生混凝土、預拌砂漿等再生建材,用于市政、交通工程。武進綠和公司引進AI人工智能分揀技術,年處理建筑垃圾達130萬噸,無害化處置率100%、再生利用率95%以上,可基本解決武進區建筑垃圾圍城困境。
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既是環境問題,也考驗城市管理能力。記者昨天從武進區獲悉,“鎮收運、區處置”模式基本成熟,年內可在全省率先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全域覆蓋。
在武進國家高新區,該項工作已實施近3年,基層有法可依,財力上給予保證。各村和社區負責將建筑垃圾及時清運至堆放點,企業的建筑垃圾由承運公司運至定點處理單位。建筑垃圾的種類、來源、去向,都統一登記上報、建檔立冊,實現運輸過程和源頭管控精細化管理。
在新建住宅小區,武進廣泛設置建筑垃圾收集點。記者在路勁城小區看到,收集箱體下沉約1米,占地近20平方米,建筑裝潢垃圾可直接投放。垃圾轉運車收運并更換箱體,更換一次只需4分鐘,從源頭上避免二次裝運導致的噪音、揚塵污染。

建筑垃圾收集分類后,經過生產線循環再生制造,“變身”為再生水泥制品、再生混凝土、預拌砂漿等再生建材,用于市政、交通工程。武進綠和公司引進AI人工智能分揀技術,年處理建筑垃圾達130萬噸,無害化處置率100%、再生利用率95%以上,可基本解決武進區建筑垃圾圍城困境。
湖塘、牛塘、雪堰、嘉澤、前黃、南夏墅等鄉鎮,目前已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