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處非法采砂,水利部“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等信息化手段
截至2022年2月底,累計查處非法采砂行為3206起,查處非法采砂船舶319艘、挖掘機具802臺,拆解“三無”“隱形”采砂船486艘,辦理行政處罰案件2571件,沒收違法砂石1432萬噸,罰款6780萬元,移交公安機關案件110件,移交涉黑涉惡線索23條,追責問責86人。
半年查處非法采砂3206起!水利部“拉網式”排查 積極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等信息化手段
截至2022年2月底,累計查處非法采砂行為3206起,查處非法采砂船舶319艘、挖掘機具802臺,拆解“三無”“隱形”采砂船486艘,辦理行政處罰案件2571件,沒收違法砂石1432萬噸,罰款6780萬元,移交公安機關案件110件,移交涉黑涉惡線索23條,追責問責86人。
一,日前,水利部發布公告,為貫徹落實中央掃黑除惡常態化暨加快推進重點行業領域整治的決策部署,自2021年9月起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全國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截至2022年2月底,累計查處非法采砂行為3206起,查處非法采砂船舶319艘、挖掘機具802臺,拆解“三無”“隱形”采砂船486艘,辦理行政處罰案件2571件,沒收違法砂石1432萬噸,罰款6780萬元,移交公安機關案件110件,移交涉黑涉惡線索23條,追責問責86人。
二,水利部河湖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按照水利部部署要求,統籌疫情防控與非法采砂專項整治,壓緊壓實采砂管理責任,加強巡查檢查,切實規范合法采砂,嚴厲打擊非法采砂,持續推進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三,其中,湖南頒布施行《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湖北組織對《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法律責任進行修訂,強化與長江保護法銜接。甘肅修訂出臺《甘肅省河道管理條例》,專章規范河道采砂管理。江蘇省工信廳、水利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與規范采砂船運營及建造改裝管理工作的通知》,嚴厲打擊非法建造改裝采砂船行為。浙江省水利廳出臺《關于加強河道采砂監管防范涉砂領域廉政風險的通知》,嚴防涉砂領域廉政風險。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印發關于加強和規范直管河段采砂管理工作的通知。
四,同時,水利部聯合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開展長江河道采砂綜合整治和采砂船舶專項治理,不斷強化部門合作。各地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平臺作用,加強部門合作,凝聚工作合力。一些省份建立“河長+警長”“河長+檢察長”、生態環境賠償公益訴訟等協作聯動機制。
五,安徽省政府建立打擊長江非法采砂聯席會議機制,分管副省長擔任召集人,常態化調度會商。江西省水利廳、檢察院、工信廳、公安廳、自然資源廳、住建廳、交通廳、應急廳和市場監管局九部門建立河道采砂聯合整治長效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湖南省將河道采砂管理納入省紀委監委部署開展的“洞庭清波”專項行動,推動相關部門深度合作。
六,此外,各地積極推進采砂入刑實踐,完善信息通報、線索排查、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嚴厲打擊河道采砂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震懾。福建省設立駐河長辦檢察聯絡室、法官工作室,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案件偵辦無縫對接。安徽省水利廳、公安廳、檢察院聯合印發《安徽省河道非法采砂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程序規定》,規范移送程序。湖北省水利廳與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合出臺《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聯合執法工作制度》,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抽調公安干警成立了水警執法隊,加強河道采砂執法力量。
七,據了解,各地積極利用衛星遙感、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管效能。安徽省整合水利、漁政、海事等信息,建設長江信息化綜合執法平臺監控系統,24小時專人值機值守。廣東省水利廳專門安排資金,建設采砂船在線監控平臺和沿河視頻監控等設施。浙江省統籌舉報平臺、河湖“清四亂”平臺、智慧河道數字平臺,及時發現、動態整治河道非法采砂行為。重慶市共享公安、海事等部門電子巡航、視頻監控、VTS、AIS等信息,利用“智慧河長”平臺,實現“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及時清零”。廣西構建河道采砂“互聯網+”監管平臺,實施采砂規劃一張圖管理,柳江、漓江等重點河段、重點區域實現實時動態監管。四川加強采砂、加工和堆場視頻監控建設,研發采運管理單信息系統,提升河道采砂監管能力。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推行砂石采運電子管理單,強化河砂“采、運、銷”過程監管。
八,此前,水利部發布實施《河道采砂規劃編制與實施監督管理技術規范》后,各地采用疏堵結合規范河道采砂,堅持“開前門”“堵后門”并重,在嚴厲打擊非法采砂的同時,進一步規范合法采砂,科學、有序利用河道砂石。
九,甘肅省水利廳組織對部分縣(區)的河道采砂規劃編制質量和實施情況進行技術評估,推進規模化、規范化統一開采試點。河北省統籌推進河道整治和河道采砂,實現河道治理修復和河砂資源利用雙贏。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針對部分河道淤積影響行洪安全等問題,出臺河道疏浚整治工作方案,明確由國有企業統一組織實施,并將疏浚砂石收益用于水美鄉村建設和重大水利項目。河南、浙江、江蘇、湖北、廣西等省份出臺相關文件,有序規范推進疏浚砂石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