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漫評:綠色礦山造假,督察整改要真
一個近3年時間里被處罰了62次的礦山,竟然被列入“省級綠色礦山”名單,這樣的巨差令人咋舌。日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通報直指“綠色礦山”亂象頻出,很多礦山修復甚至靠山體掛綠色遮陽網或塑料樹葉蒙混過關,導致生態破壞嚴重,生態修復滯后。
華聲漫評:綠色礦山造假,督察整改要真
一個近3年時間里被處罰了62次的礦山,竟然被列入“省級綠色礦山”名單,這樣的巨差令人咋舌。日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通報直指“綠色礦山”亂象頻出,很多礦山修復甚至靠山體掛綠色遮陽網或塑料樹葉蒙混過關,導致生態破壞嚴重,生態修復滯后。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印發的《綠色礦山評價指標》,“營業執照、采礦許可證、安全許可證合法有效”“近三年未受到行政處罰或處罰已整改到位”“礦區范圍未涉及各類保護地”是綠色礦山建設的先決條件。顯然,近3年被罰62次并不符合相關條件,但能通過層層評審被評為“綠色礦山”。其中原因,含糊不得,必須嚴查到底。
對待弄虛作假的環保問題,督查整改必須動真碰硬,唯有對每一個環境問題都一查到底、整改到位,方能真正為人民群眾贏得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